截至2009年年底,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2.33亿,第三方手机浏览器用户为1.59亿,活跃用户为6561千万。腾讯用事实告诉我们,庞大的用户就预示着巨大的商机。为抢占“移动互联网的入口”这片蓝海,手机浏览器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目前在第三方浏览器当中,UC是绝对的领导者,占据了60%以上的市场份额,腾讯则借助于其庞大的用户群企图在手机浏览器市场和UC一决高下。下面就让我们看看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,哪个才是真正的强者。
下载安装 UC用户可以通过电脑访问uc.cn或者通过手机访问wap.uc.cn下载最新版本的UC浏览器,QQ用户可以通过电脑访问mobile.qq.com/qqbrowser/download.html或者用手机访问http://mp.qq.com/b下载。两者都同时支持电脑和手机下载软件,比较方便用户下载和安装。
由于进入手机浏览器市场较早,UC支持的手机品种极其多,基本上涵盖了市场上除山寨之外的所有手机型号。而QQ浏览器目前仅支持Symbian S60第二版、第三版和iPhone手机,而其他智能手机平台和非智能手机都无法安装,支持的机型较为匮乏。
启动画面 下面分别是UC浏览器和QQ浏览器的启动界面,两款软件都是最新的版本,围绕着虎年虎虎生威的主题设计出的大红启动图,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。
UC和QQ都在启动画面注明了浏览器的名字和版本,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加强用户对浏览器的认知度。
主界面 UC的网址输入框是紧跟在搜索栏下面的,而QQ的搜索和书签一起整合到了网址输入框上面。UC比QQ多了一个移动生活分类栏,用户可以在这里完成各种移动化的生活应用,如网购,餐饮,租房,路线查询等。两款浏览器在底部都置有广告,界面看上去也较为相似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你清楚了所有浏览记录,那么QQ浏览器则不会在其首页显示“最常访问”和“历史记录”两个栏目。
UC的主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,走的都是中间路线,既没有追求个性化的设计,又不会给人死板空洞的感觉,而QQ的界面和和UC基本上一样,没有突出的创新。
网址导航 QQ和UC的主界面都有手机酷站和互联网网站等快速网址导航,可以让用户快速的访问知名的手机和电脑网站,省去了用户在此输入网址的麻烦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QQ的手机酷站和互联网网站数量和种类明显远远少于UC。
搜索功能 这两款浏览器均有快捷搜索功能,UC支持的搜索引擎是Google,易查,百度和搜索大全,搜索大全里面是几个其他的搜索引擎(Bing,易查,宜搜),用户可以自行切换;作为腾讯的产品,QQ浏览器毫无疑问的支持腾讯自己的Soso,还有谷歌,易查以及百度。
网页浏览 分别用UC和QQ打开Google,效果如下图,可以发现UC的标签栏默认情况下是隐藏的,而QQ则是显示出来的。UC的页面布局比较合理,重要的功能选项字体显示比较大,其他次要的功能较为紧凑。
窗口布局+浏览模式
UC每次打开所有新链接,都是在当前窗口打开的,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窗口选项“新建打开”在新的标签页中打开,或者新建窗口打开书签和网址;而QQ如果打开打开新标签或者网址,一律会在新窗口打开,且不可以设置。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,如果用户想要结束当前标签页网页的浏览,由于打开标签或网址之后会新建表窗口,用户还得返回原窗口并关闭。浪费了用户的时间,影响了浏览的心情。
QQ浏览器的页面浏览方式和手机自带的浏览器差不多,方向键的使用是四维的,即上下左右,而UCWEB上下是浏览,左右是翻页,我个人比较习惯UCWEB的浏览方式。QQ浏览器支持全屏浏览网页,只需按一下米字键即可,而UC目前似乎还不可以实现全屏浏览的功能。
访问论坛
UC和QQ都可以快速地访问论坛,并且UC还支持论坛浏览模式。进入论坛模式之后,用户可以很方便查看各个论坛版块的,屏蔽了多余的显示内容。令我惊讶的是,QQ浏览器居然无法全面显示论坛,被分成了两页显示,严重影响了用户浏览的体验和友好度!
主题模式 UC共有夜间模式,黑色诱惑,粉红佳人,紫色魅影,红运当头,经典主题共6个主题模式。QQ的主题模式被命名为皮肤,有经典蓝调,浓情咖啡,粉红回忆,暗夜精灵和虎虎生威。不管是5个还是6个,这些主题够用了,而且QQ 不仅支持自定义皮肤颜色,在选择皮肤的时候还可以预览效果。为了照顾手机QQ用户的使用习惯,QQ浏览器更换皮肤的快捷键和手机QQ一样都是数字0。
书签功能UC的书签功能比较丰富,可以编辑、删除,上下移动、导出导入、同步和以蓝牙发送书签,根据自己的浏览喜好,用户还可以在书签栏目里建立文件夹,把相同属性的书签放到同一个文件夹里面。相比之下,QQ的书签功能则比简单,甚至只有导入而没有导出功能,当然基本的打开、编辑和删除还是有的。需要提的一点是,UC用户如果要删除书签,需要按菜单,选择删除,而QQ只需要按一下C键即可,比较方便。
功能设置 UC的功能设置和QQ大致上差不多,但是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。比如UC支持缩放模式而QQ不支持,QQ可以设置是否在网页底部中央显示时钟,而UC默认是有的,且无法关闭,但是一般浏览网页的时候都会无视这个。UC浏览器有个浏览器标识,可以帮助网站识别访客是来自哪些浏览器的,而QQ这没有这个功能。另外一个差别就是,QQ的功能设置项修改完毕之后无需再保存配置直接生效,而UC则需要在选项里面保存设置之后才可生效。
下载管理:设置+保存文件 最后测试一下下载功能,UC可以设置默认下载路径,下载分段大小,同时下载的任务数量和下载线程数等功能,QQ的则比较简单,没有多线程下载,同电脑上一样,线程越多占用的资源也越多。
下载的时候,UC和QQ都会弹出窗口询问是否保存文件,和UC不一样的是,QQ可以在下载之前重命名文件,而UC则没有这个功能,这个该功能完全不影响使用,但是对于经常使用手机下载的用户来数,重命名功能可以让在下载的时候标识文件名,方便用户以后查看。
测试的时候,发现UC马上就弹出是否保存文件的对话框,而QQ则过了将近半分钟才识别出下载链接,当然这个可能是个别资源的问题。而且UC的独到之处是可以在下载文件的时候选择预览,这对于一些图片,文档等比较有帮助,用户可以看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之后才决定是否下载。
下载管理+任务管理 经过测试,下载同一资源的文件,UC的速度远在QQ之上,最高达到了400多K/S,而QQ没有显示下载速度,所以我们也无从得知它的下载速度,但是从进度来看, 远远落后于UC。UC在下载的时候,有显示下载速度,剩余时间,已下载的文件大小,让用户可以全面了解下载详情,而QQ则比较简单,仅仅显示下载进度百分比和已下载的文件大小。
在下载管理方面,QQ也比UC逊色不少,UC可以查看已下载和正在下载栏目,支持在文件夹中查看文件,并且可以以蓝牙的方式发送。
总结:
经过上面的层层剖析,我们发现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在很大程序上非常相似,这也不足为怪,因为QQ一开始就是完全模仿UC浏览器来做的,但是在很多细节方面,QQ仍然有严重的不足。但是其也有一个其他浏览器无法比拟的优点——对手机偷菜的完美支持,很多用户安装QQ浏览器就是为了方便地偷菜。作为国内老牌的手机浏览器,UC的表现非常出色,高速度和低流量一直是其杀手锏,但是我想腾讯不会就此罢休。从其前阵子大规模招聘移动互联网人才的的策略来看,腾讯正准备全力进攻移动互联网这片方兴未艾的领域,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,腾讯肯定不会坐视UC的产品超越自己,让我们期待QQ浏览器后续推出更好令人惊喜的浏览器。